
行業動態
預警!2025年,降低全社會物流成本將面臨重大挑戰
“降低全社會物流成本”,中國物流業站在一個新的歷史節點上。
3月20日,中國物流信息中心發布《2025年全國物流預警預測報告》,報告中提及我國物流業出現多個預警信號,提醒物流企業和相關行業必須提前做好準備,以應對可能出現的風險。
預警一:物流成本持續上升,企業利潤空間受擠壓
報告顯示,2024年四季度,物流企業的營業成本增長的企業占比接近40%,尤其是冷鏈物流、跨境國際、快遞速運等業務,成本增長的企業占比超過50%。2025年,隨著業務量的進一步增長,物流成本預計將繼續上升,企業的利潤空間將受到嚴重擠壓。
冷鏈物流:由于冷鏈物流對設備和技術要求較高,成本上升的壓力尤為明顯。企業需要提前布局,優化冷鏈運輸網絡,降低運營成本。
跨境物流:國際物流費用預計將穩中有升,尤其是燃油價格波動和基礎設施建設不足,可能導致跨境物流成本進一步增加。企業需要提前規劃國際物流路線,尋找更具成本效益的運輸方式。
分業務類型業務量增長企業占比
(來源:《2025年全國物流預警預測報告》
預警二:用工成本上升,旺季用工壓力加大
報告顯示,2024年四季度,企業用工成本增長的企業占比達到25.6%,尤其是快遞速運行業,用工成本增長的企業占比為45.8%。2025年,隨著業務量的進一步增長,旺季用工壓力將更加突出。
用工成本控制:企業需要提前規劃用工需求,避免旺季用工短缺導致的成本激增。
智能化升級:建議企業加大智能化設備的投入,減少對人工的依賴,降低用工成本。
預警三:應收賬款賬期延長,資金鏈壓力加大
報告顯示,2024年四季度,企業應收賬款增長的企業占比達到27%,尤其是餐飲商超、藥品器械等領域,應收賬款增長的企業占比長期保持高位。2025年,隨著市場競爭加劇,應收賬款賬期可能進一步延長,企業的資金鏈壓力將加大。
資金鏈管理:企業需要加強應收賬款管理,縮短賬期,確保資金鏈安全。
金融支持:建議企業積極尋求金融支持,利用供應鏈金融等工具緩解資金壓力。
預警四:倉儲價格波動加劇,冷鏈物流面臨最大壓力
報告指出,2025年倉儲價格的波動將加劇,尤其是冷鏈物流,預計倉儲價格持平的企業占比最低,僅為63.9%。這意味著冷鏈物流的倉儲成本可能會大幅上升,給企業帶來更大的經營壓力。
倉儲成本控制:企業需要提前鎖定倉儲資源,避免因價格波動導致的成本激增。
冷鏈倉儲優化:冷鏈物流企業應加強倉儲設施的智能化管理,提升倉儲效率,降低單位成本。
分業務類型預期倉儲價格統計情況
(來源:《2025年全國物流預警預測報告》
預警五:國際物流費用上漲,跨境業務風險加大
隨著“一帶一路”倡議的深入推進,中國企業的國際化經營趨勢將更加明顯。然而,報告預警,2025年國際物流費用總體穩中有升,尤其是冷鏈物流、貨運平臺等領域,預計國際物流費用增長的企業占比將超過40%。
國際物流成本控制:企業需要提前規劃國際物流路線,尋找更具成本效益的運輸方式。
海外倉布局:建議企業加大海外倉建設力度,減少跨境運輸中的中間環節,降低物流成本。
分業務類型 2025年國際物流費用預測情況
(來源:《2025年全國物流預警預測報告》)
預警六:中部地區運輸價格分化,產業轉移紅利與陣痛并存
報告特別提到,2025年中部地區的運輸價格預期分化明顯,預計運輸價格增長的企業占比為23%,下降的企業占比為17%。這意味著中部地區在承接產業轉移的過程中,物流成本可能面臨較大波動。
中部地區物流布局:企業在中部地區布局時,需充分考慮運輸成本的波動風險,提前做好成本預算。
多式聯運優化:建議企業加強多式聯運的布局,提升運輸效率,降低單一運輸方式帶來的成本風險。
分地區預期運輸價格
(來源:《2025年全國物流預警預測報告》)
2025年,物流行業將迎來新的發展機遇,但也面臨著諸多挑戰。成本上升、倉儲價格波動、國際物流費用上漲、資金鏈壓力加大等問題,將成為物流企業必須面對的現實。企業需要提前布局,優化運營,才能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。如果你是企業負責人或物流從業者,務必關注這些預警信號,提前做好準備。